双方还要扩大减贫扶贫合作,让中乌互利合作更多更好惠及两国人民。
积极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一树和风千万枝,姹紫嫣红满园春。中国作家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发展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传播作品10000余部,其中,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
针对这些丑陋行径,中国媒体在各国多家主流媒体主动发声,及时介绍中国战疫的有效举措,正面回应国际社会关切。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一锤定音。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元首会晤、出访演讲,还是接受国外记者采访,习近平总书记用一个个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传达治国思想、阐述中国理念,深刻展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充分彰显了大国领袖的睿智思考和博大胸襟。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态,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面对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习近平主席同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深入交谈,巧喻牛顿力学三定律,强调要把握合作惯性、提升合作加速度、减少反作用力。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的今天,世界渴望了解中国,中国需要拥抱世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要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党中央正在就庆祝活动进行总体设计,定下来后各级党委要认真实施。第三点,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对经济社会各领域面临的具体风险,要增强预见性和主动性,提前制定应对预案,尽可能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其中的经验和道理,要好好思考和把握。
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发展观,看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现象下的本质,做到临危不乱、危中寻机、开拓进取、开辟新局,更好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的是暴力掠夺殖民地的道路,是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要用好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团结大多数,搞好大联合,不要四面出击,不搞关门主义。第一,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增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系统性。
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存在失衡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提升。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要强化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因应情势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战略策略,加强对中远期的战略谋划,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第四点,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964年12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国内看,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客观上早有调整的要求。第二,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明年,我们将迎来建党100周年。这是19日上午,习近平在马鞍山市中国宝武马钢集团优质合金棒材车间考察,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和经营情况。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要对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进行系统梳理,摸清薄弱环节、找准风险点,分行业做好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加快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逐步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实现自主可控。
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浙江考察。
既要敢于斗争,勇于碰硬,又要善于斗争,讲究斗争艺术和策略。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大循环,形成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对我们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要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完善硬件和软件、渠道和平台,夯实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基础。
发展不充分,主要是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发展任务仍然很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学习贯彻这次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长期以来,我国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丰富人力资源、完整产业体系、强大科技实力,以及我国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是我们推动经济发展和抵御外部风险的根本依托。
第三,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现在世界形势动荡复杂,地缘政治挑战风高浪急,暗礁和潜流又多,对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既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反映,解决起来就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既积极有为又持之以恒努力。一是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2018年1月,我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列举了8个方面16个具体风险并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确要求,其中就提到了如果发生了非典那样的严重传染性疾病我们怎么办?2019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我再次从9个方面强调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问题,着重要求领导干部肩负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要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丢掉幻想,正视现实,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
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系统观念,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反复强调全党要高度重视和切实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城乡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也是确保国内国际两个循环比例关系健康的关键因素。从需求看,我国拥有14亿人口,其中有4亿多中等收入人群,我国商品零售额即将超过美国,位居世界首位,今后还有稳步增长空间。
党中央作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安排,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针对全国而言的,不是要求各地都搞省内、市内、县内的自我小循环。归结起来,就是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
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要坚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持续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之大前所未有。